找回密碼
 新用戶註冊
搜索
熱搜: hifi av 音樂
查看: 10768|回復: 0

[專欄報導] 暢談揚聲器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8-31 15:39: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kenho 於 2011-8-31 15:41 編輯

P1070905.JPG

以下的是小弟早前在書仔中寫過有關喇叭之技術文稿, 希望在這裏和網上朋友們一起分享, 從而幫助一些剛學發燒 Hi Fi 的好友和 已成資深高手的大家, 可以進一步了解喇 /叭揚聲器的一點技術原理, 明白喇叭究竟是甚麼東西, 啟發如何去分辨、選擇、匹配和使用,或者能認識怎去欣想那些名廠作品。

早前收到 AV 雙週讀者朋友的電郵,希望筆者一談揚聲器的題目,這樣當然不會是個問題呢,不過揚聲器的結構雖然簡單,但其技術原理郤是高深非常,涉及不少物理概念,因此筆會盡量從簡,希望以下的少少分享,可以為大家在發燒路上帶來一點點啟發樂趣。
       
喇叭的疑惑

在 Hi Fi 音響器材中,不論是發聲單元或是大型揚聲系統組合,我們都會俗稱為「喇叭」,而在一套完整音響器材之中喇叭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就如歌者的嘴巴一樣,如果喇叭質量差勁的話,器材綜是多貴多好,也是徒費心機。 因此在選配音響器材的時候,喇叭會是首個考慮因素,若針對喇叭之規格需求,對正下藥地配拾其他器材,便能更加事半功倍。

何謂揚聲器?

Loudspeaker 解作是揚聲器,把聲音大聲播出的意思,慣常會簡稱為 Speaker,而最早期之喇叭初型是由 1925 年一間名叫 奇異公司 的兩位美國發名家 Rice 與 Kellog 先生共同發明,當時的所謂喇叭其實只是由簡單的紙盒與線圈組成,利用電磁作用而發出聲音,當然這一種喇叭的音效,根本上是談不上甚麼好,但正在當時來說,的確是和該公司之名稱一樣「奇異」,令世人大為吃驚。 不過時歷 80 多年後,喇叭之技術仍是步邐緩慢,而且到目前為止,所有基本發聲構造都是源出一截,一脈相承,沒有很大的物理突破。

為何喇叭能夠發聲?

喇叭其實是一種「轉能器」Transducer,當訊源由擴音器放大,輸入至喇叭單元時,電能流通音圈產生磁力,與喇叭內置的磁鐵兩極互相排斥,造成推拉的活塞運動,推動音盆而發出聲音,假如從音源輸入正弦波 1 週(Hz) ,一半正一半負的訊號,喇叭的工作就如正弦波之波幅一樣,一下推、一下拉,頻率週期不同,音盆震動亦如此類推的變化,從而發出每個不一樣的聲音。

EMC.jpg
P1070570.JPG
Woofer.jpg

基準與影因素

在市面上大多常見的喇叭都會是 8 Ohms(歐母)阻抗的,而有的會是 6 Ohms、4 Ohms,又或會有更低的阻值,這些不同之阻值究竟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其有何用處呢?

電流之阻抗是以 Ohm (歐母)作為計算單位,喇叭的阻值是基於下列三個主要因素結合計算而成的。
1.喇叭的 DC直流電阻值,即是指音圈本身之電阻值。(這與頻率無關)
2.喇叭的電感值,因為音圈之圈數越多其對高頻的容阻值越大,但相反地對低頻之容阻值卻越低,因此喇叭阻抗值會隨頻率高低而不斷的改變。
3.喇叭的電抗值,因為電磁作用關系,喇叭在振動發聲運行中,線圈在磁極之上進出感電,產生了「反向電勢」與輸入之正常訊號抗衡,令電阻值就隨喇叭運動而不斷上升,亦減弱了喇叭應有效率。

E.Be.jpg

言而在喇叭本身的生產過程中,大多廠家會以慣常用之可聽頻率來測量喇叭,例如: 500Hz、800Hz、1000Hz 等等之平均頻率值作為計算依歸,而所計算得之阻值約數,可用作為匹配擴音器材的安全基準,因為大家必須要明白,電阻值越是低小,負載電流卻會越是增大,若喇叭在工作時因頻率影,阻抗值下降至低於 1 Ohm 時,電流負荷量就等同直接短路一樣,而當擴音器之功率管承受不了時,便會馬上斷掉保險絲或是冒煙冒火燒機罷了。

P1070982.JPG

大喇叭與小喇叭

經常會有朋友問:「究竟是個子較大型的座地型喇叭好聲,還是小巧精美的書架喇叭較好聲呢? 」相信這個是爭議已久的家常題話,不過喇叭音色優劣與否,除了在其本身設計和品質高低關系外,也存在不少外來之影響因素,例如是擴音器之推動力、實際應用空間之大小、傳輸線材品質,喇叭擺位和聆聽座位之關系,以及聆聽者的主觀情緒和心理因素;甚至氣候濕度、溫度、氣壓也足以干擾聲音之波長,影響音樂重播效果。
不過,大喇叭與小喇叭那個會較好聲,都很大情度是在乎於用家的適當使用。

大型與小型的揚聲器之分別

由物理定律來說,大型的揚聲器不論在重播音域、音壓、聲場闊度;以及質感和比例上勻較小型喇叭優勝,特別是音壓越強大之喇叭,其對房間內的空間控制力就越好,這是因為聲音是靠空氣傳達的,若音壓不足,音色縱是美好,也都不能傳到你的耳裏。  不過,大型的揚聲器在負載上的要求卻會比小型喇叭高,而且體形較大和難於擺位,若在細小峽窄之房間使用,音量會求過於供,造成波長摺疊,注波重生,音效變得弄巧反拙。
然而,小型如書架式之喇叭是針對有限空間的設計,除了配置單元尺寸較為細小,佔用空間相對地少了,而且大部份小型喇叭都是易於推動 (當然亦有些設計是例外的),在調較擺位與控制發揮上亦更能使用家方便稱心,至少連太太也不會投反對票呢。

多路與兩路

現今揚聲器的主流設計中,分為兩路和多路式分音設計,各品牌之創作理念皆殊途同歸,只在乎音色和規格上的品味要求而有所不同,在多路與兩路分音設計之喇叭上,各具其優勝與特點,可謂平分春色。

IMG_0027.JPG
IMG_0028.JPG

Bi-Wire or Single Wire

在現今市面上,很多品牌生產的揚聲系統,其背後都會設有兩組或多組的喇叭接線端子,兩紅(兩個 + 正極)、兩黑(兩個 - 負極) ;分別為高頻端子 H.F. 與低頻端子 L.F.,兩端有金钃片或短線 Jumper連接導通,這種接線設計稱為Bi-Wire connecting (雙線接法),不過除此之外,當然也有一些較為單純,只有一對接線端子的Single Wire(單線接法)設計。
那, Bi-Wire和 Single Wire 這兩類接線方式,在實際之設計上究竟有何特點分別?而兩者間誰又會比較優勝呢? 這就讓筆者為大家一一去拆解分釋吧。

何謂 Bi-Wire?

故明施義Bi-Wire 即是指利用兩組完全獨立之喇叭線材去接駁喇叭,當然這喇叭是需具備相對的設計,否則在Single Wire 端子上駁上兩組線材,這樣只算作為假 Bi-Wire論。 然而,Bi-Wire 在實際設計上,是由兩組獨立的分頻器並聯組合而成,設計理念在於減低高低音頻域在同一端子上互相的干擾,減低電抗性,增加傳導的效率,另外在 H.F. 與 L.F.之輸入端各有不同的負載需求,H.F. 端在高頻域之頻阻性近乎零,而L.F. 端則剛好相反在低頻域之頻阻性近乎零,因此即使兩組喇叭線同接在擴音器的同一組喇叭輸出端子,高低頻兩域受到負載特性之影響,自然地對號入座,自動的分頻定向,好像加了一個虛擬之分頻器一樣,令高與低兩頻域之延伸力和發揮、匹配度和調較性上,提供了更多樣化的可配變數,更增加了發燒玩味。

何謂Single Wire?

Single Wire 當然是代表單對的接線方式,言而筆者在先前一段敘述得Bi-Wire是這的好,那又為何所有廠家不一致採用呢?
當然不是,這有很大的原因是廠家為了方便用家使用,不需再為線材配合或是擴音器接駁上是否恰當而大為煩惱,只要導線的單體優良,那就不愁沒有好的表現。
再者,亦有很多天價之品牌,會執意的採用Single Wire的設計,其意念在於高度保持個別品牌的一貫風格與音色取向,不會因用家在線材上配搭不周,而導致揚聲器之發揮大為失準。


如何選擇Bi-Wire 與 Single Wire 的揚聲器

其實選購Bi-Wire 或 Single Wire 的揚聲器,必需配合擴音器之規格為依歸,然而不一定是Bi-Wire接線就難以推動,亦不會單是Single Wire接線就容易處理,實在要視乎揚聲器之抗阻、靈敏度和見意推動功率之規格要求,而選定合適之器材匹配,方可事半功倍。  不過,在一般情上, Bi-Wire 設計的電流路徑較多,因此揚聲器對推動電流上的要求,是會比Single Wire 的大了一些,那功率較大或大電流輸出型之擴音器便是一個最佳搭檔了。

Bi-Wire配置小貼士

配置Single Wire 當然是很簡單呢,只需一對品質好的喇叭線就可以了,但在Bi-Wire 的設置上卻有不少的變化玩法,若選擇在Bi-Wire端只用單線者,可以更換原裝之喇叭接橋片 (Short Link),而在芳間有不少的線材名品,也有提供此類產品,其效果明顯,不妨一試。 另外,基於負載特性是以路短阻抗低之故,喇叭線的接法不同,音色亦有所改變,例如把喇叭線正負一起接到 H.F.的端子一方,揚聲器所發出的高中頻就會比較豐厚,而低頻卻薄了一點,反之接在 L.F. 低頻就變得更為強力,但高中頻又暗了少許,此種乃屬是不平的玩法,若是要兩著皆優的話,實是必要脫掉 Short Link 正式接上兩對導線不可了。

以上的章希望可以對大家帶來一點點幫助或者啟發, 高手亦可以溫故知新 , 希望大家喜歡,

Thanks !!
Ken.

評分

4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用戶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聯絡我們|刊登廣告|Hiendy.com 影音俱樂部 一個屬於音響愛好者的家

GMT+8, 2024-4-27 00:43 , Processed in 0.0306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