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fe of Pi 的故事很簡單,人人都讀得懂,講的是 16 歲印地安少年 Pi 與孟加拉虎理查.派克在海上遇險的故事。
Pi 是動物園飼養員的兒子,他對宗教也有著相當豐富的知識。在 16 歲時,全家因遷徙渡海而遇上風暴,倖存的就只有一頭鬣狗、一隻猩猩、一匹受傷的斑馬和一隻 450 磅重的孟加拉虎。在孟加拉虎吃完其他動物後,便開始打 Pi 的主意。但在信念和智慧中,Pi 與極具威脅性的老虎在海上生活了 227 天並生存下來。
假如您未曾看過這本書,您可能會以為“在信念和智慧中”,是指那些千鈞一髮、命懸一線的驚險橋段,不足為奇。不錯,如果只是這些小板斧根本連“布克獎”初選名單也不入。然而,Life of Pi 的勝人之處是,正如作者揚.馬蒂爾(Yann Martel)的寫作目的:“把信仰推向極至,直至人被迫超越了信仰。”
在揚.馬蒂爾(Yann Martel)筆下的 Pi 活生生地演譯了人類應有的,對生命的尊重和愛、對夥伴的忠義和信任、困窘中的信念和堅持。此書除了獲得廣泛讀者的稱睞,長期佔據暢銷書榜,更被網民選入布克獎的候選名單,並順利獲得 2002 年度英國布克小說獎。
姑勿論 The Life of Pi 的宗教意義,當中蘊含的真理才是這本書最令人讚嘆的地方。不然,布克獎評審委員會主席莉莎.賈汀(Lisa Jardine)在頒獎時也不會說這書“有著鉅大而寬泛的吸引力”。 'Life of Pi' Full Length Trailer HD 2012 Movie HD Trai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