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eosteven 於 2013-1-24 14:33 編輯
駁左Burmester 911順便試下佢d functon,
佢有兩隻高音, 用途係方便打橫擺或打直罷, 佢有個制比你揀vertical or horizontal, 即係表示開關邊隻高音, 其實vertical or horizontal mode下只有低音單元上面個粒高音單元會出聲.
同一個制仲有個選擇叫Beam-up,其實就係兩粒高音一齊出聲, 不過呢個mode既用途係shift低個音場或shift低高音場, 方便人掛個喇叭到天花或近地下, 都可以令個音場去返聆聽位置. 試過果然有效果, 正常聆聽高度聽就覺音場闊左好多, 而聲音件頭只有少少增大, 聲音定位,結像不覺有明顯減弱和糢糊.
在喇叭較低的位置聆聽, 反複試過開關此功能, 開了發聲點依然清楚, 但明顯會有音場下移的感覺, 關了音場就明確在發聲點那裡. 相當有用的功能!!
音質上, 依然PMC monitor聲音, 當然分析力不及Dyna C1, 但絕對仍是清楚不含糊的表達.
音場相當闊, 比C1更闊,
音場亦頗後, 只是前後深度不及C1.
低音唔算好潛, 不過量幾勁, 感覺爆起上黎都夠填滿我百零尺空間.
未同DB1+直接比都相當不錯,收貨!!
雖然收貨, 不過都係要同DB1+比較清楚先可以決定是否將呢對wafer1上牆.
黎過我家訪的朋友都知用DB1+做黎後置質感勝任有餘, 而低頻量感更加估佢唔到, 咁細隻喇叭可以有咁豐滿既聲.
而且wafer1同DB1+無論frequency response(25khz-50hz)同單元(低音5.5")都係完全一樣的,可能DB1+用Burmester 911推跟本已經一樣咁正.
DB1+從牆上拆落黎, 同Wafer1一樣放係C1上面AB比較.
DB1+一開聲, 聽一段由弱到強爆到七彩既交響樂, 不到兩分鐘我已經心裡有數, 但又不禁懷疑自已既感覺, 一樣單元點解分別可以咁大!?
再駁回Wafer1試多一次, 我亦是肯定的得到答案--wafer1全面擊倒DB1+,上牆!!
wafer1超闊音場,DB1+縮細了很多.
wafer1深既音場,DB1+都前傾了.
低頻量感,下潛相約, 不過DB1+較含糊,有d焗相, 比下Wafer1擴散感好太多.
高頻Wafer1亦是較DB1+開闊和通透, 相對下DB1+的一層霧氣,wafer1一掃而清.
wafer1的清晰度和開闊度都將DB1+比下去.
同一牌子都係一分坐錢一分貨的.
結果同一下午就將wafer1上牆啦.
再調較過AV,整合wafer1到系統,正式睇戲試一次.
低音明顯又再實淨左,可能佢係掛牆設計,掛牆先係發揮到佢真實力.
整體空間感好了,後面音場好深,好立體.
後置不應只有音效, 應能感受一個完整的音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