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一位德國朋友有這樣的說法,在這裏再分享下:
「……… 現代單元縮小口徑,不斷改變材質,第一目的,相信我,只是減少生產成本.當然我並非否定科技進步,高音單元我承認現代的要超過舊的.低音呢?在細長的喇叭箱子裝上4只18cm單元?我更喜歡一隻30cm或者36cm的大口徑單元,前提是空間能夠容納得下.
現代單元,尤其是17-24cm的低音單元,對功率的要求簡直是敲詐,更快速,更緊張更激烈的單元對於古典音樂播放意義不大,古典音樂需求氣氛上有效的規模感,這只能從28cm或者以上的單元來得到.細節要靠中音和高音的配合,……….
…… 為什麼我們見到如此之多的高音,卻很難見到新近的38cm,哪怕是30cm的低音呢,除了越來越年輕化,裝飾化的市場,還是成本,就我所知,生產一對30cm低音的成本要超過生產3對3cm鑽石高音的成本.這就是市場化,商業化的後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