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各位的組合總嫌欠缺生氣,就住就住不能痛快…;服下這一劑Soul Note三件頭音源,定必起死回春,氣宇軒昂!
沒錯,以上如壯陽丹宣傳之開首,正是這套來自日本Soul Note(心樂)的Transport + 分体DAC最明顯的殺着。
Soul Note成立於2010年6月,屬母公司CSR Inc. 旗下的民用音響品牌。 或許心水清的發燒友已知Soul Note和日本Philips/Marantz的淵源(CSR中的專業品牌Superscope便是當年Marantz品牌售予日本Standard Radio corp時一同移籍日本);而CSR的總裁中澤矩長先生正是當時日本Marantz的開國功臣,和飛利浦音響的合作關係也由1982年第一部共同OEM CD機 CD63開始。而九十年代Philips的LHH系列也是中澤先生及其班子的傑作,其中最後一款CD機LHH800R的製作方向(首款用無負回輸輸出CD機)更奠定今天Soul Note所追求直接真實的音響。
進入21世紀,Marantz由和Philips合作轉變和天龍合併,中澤先生決定"拉隊"自组新公司離開不再適合他的工作環境。成立CSR後數年,終於在五年前推出了Soul Note這個品牌。
Soul note已不是首次來港。今次新代理雅詠音響所返的全是Soul note新一代産品,當中這套三件頭的CDT+DAC是其頂级的訊源, 建議零售價分别是ct1.0的$37980元和sd2.0B$42980元,定價不算高昂(在折扣後的價錢更見合理),而其它Soul note産品售價更為普及;這新品牌是否在賣大包建立市場?
三件頭送到在下家中,開箱一看…Dac的sd2.0B兩件機殼略嫌單簿,製作見小廠氣息,和當年LHH系列的重型有頗大出入,老實説有點失望;再打開ct1.0看,作為轉盤廠方果然更用料去強化機身,堅固多了;ct1.0內部更有用上CSR另一品牌Fundamental的高級前级放大器LA10所用的"Minimum stress chassis" (最少張力底盤)和機殻退耦,而中央轉盤部更可直接用釘承起成為中央重心(此時需加option的balance weight bar), 多項設計見用心於機械强度和物理較聲。三件器材均比一般日式component窄及淺。
講完外表,到內涵了。先介紹CD轉盤的ct1.0;嚴格來說,ct1.0是一具數碼Player, 它具有USB B(1.0/2.0,兼容32~192Khz取樣率)輸入,可作為DDC(digital/digital Converter), 用家若配搭沒有USB input的DAC 便可從ct1.0的同軸輸出取得高清數碼訊號。而輸出的同軸1端子更是CD direct輸出(16bit/44Khz,旁路了USB,clock, 直接輸出來自轉盤的數碼流),反映Soul note是很重視CD重播,而今次報告也以CD表現為主。
至於sd2.0B, 相對它令人有保留的外表,內涵豐富多了…
首先拿起sd2.0B的Power supply機箱…7.8kg咁重手的原因來自中置一隻大R core牛…竟然是400VA容量!加上不少的細薄膜高速電容,構成這是150W x 2的後級也足夠的供電!除了Soul Note, 十萬元以下的CD機只有在我家服役的Densen B440+採用較接近的300VA環牛供電(其實Densen和Soul Note很多理念也相同,例如大家也是用無負回輸的輸出電路,追求快速直接的聲音)超容量的供電對敏感的數碼器材準確穩定很重要,也補償多組穩壓造成任何遲滯,是快速强力聲音的基石。
DAC方面,用上可對應24bit/192KHz,Burr Brown的
PCM1792A x 2 作差動平衡輸出;或者各位會覺得本機仍未有對應DSD輸入有所遺憾,但Soul Note這三件頭的真正意義在重播16/44的CD…;sd2.0B的同軸輸入端子1是專接收16/44的數碼流,具有專用的接收晶片,記憶緩衝及時鐘,將最準確的CD訊號向DAC的PCM1792A輸出。倒轉講,又有沒有兼容DSD的解碼器有如此照顧最大路的訊源CD?
sd2.0B共有六組數碼輸入(三組同軸,兩組Toslink, 一個USB), 每組輸入工作時其它無關的filter, usb接收等線路的電源會關閉(一般解碼器是持續供電),除了令其它元件的工作干擾解除,也避免輸入環路上的天綫效應的雜訊。另外,sd2.0B的display, 為避免LED對電路造成干擾,只會在有訊號輸入後,把取樣率顯示4秒,之後就關閉。
最後還有和飛利浦LHH系列一脈相乘的non NFB無負回輸放大線路。負回輸是一種利用原訊號經增益後按比例返回輸入端的綫路,在一般模擬放大器普遍運用以穩定環路;但放大訊號經回輸導致電壓增益下降,最大影響是音樂訊號的速度受制。採用無負回輸的放大線路需講究零件質素及穩定,缐路走位設計等等,而單是零件配對已很花時間;但無壓抑的音響效果是有回輸的線路難求。飛利浦LHH500CD機的設計師加藤先生(現Soul Note)曾説過目前大部份CD機只重播出CD 80%的能力…而無負回輸放大正是取回那20%的其中一種有效手段。
以上是Soul Note三件頭大致介紹,準備進入試聴;筆者器材如下:
First sound Presence mk2前级
(尾期mullard e88cc)
Octave V40se + black box後级
(Genelax KT88, Brimar CV492, EH 6922)
Spendor D7 喇叭
(參考CD機Densen B440+)
ct1.0以AFA silver Lance II數碼線連接sd2.0B, 再以Supra Sword ISL連接前级。
由代理送來至今已煲了四個多星期,聲音變化相當大,至今才進入穩定期;相信仍有空間進步。
一開機的初次印象,就是文首所講壯陽丸景況…但筆者的組合並非不振弱者,甚至本身已是極健康的聲音(全組合均是生猛快速著稱的器材),但仍給Soul Note這組合震懾…
强大能量,有如加了5-6dB增益(當然是不同的),宏大音場和動態擺幅,與LP組合不相伯仲;解析力更是日本魚生的鮮度…這種"16/44的CD"音效在十萬元以下的CD組合是筆者首見…正如Soul Note製作此組合的意圖:"真正的1644",他們做到了。一瞬間,我有了"需要聽高清檔案或SACD嗎?"的念頭,事實此組合很有説服力。 音色方面,簡單講是Monitor tuning監聽聲,無添加;好色好味的朋友要用線材調整了。
播TIS的經典Encore,單件樂器質感很真實;在三段Timbre of US$8800000選段,分析力足以"不費力"分出不同琴的timbre;而funky jazz一段憑優秀能量感,生猛重現live Jazz的熱鬧氣氛。
再用Telarc首張DSD mastering的CD" From the Heart" 考下三件頭的分析力及彈跳力;本碟不是Telarc一貫大爆棚式錄音,但細節豐富而有躍動感,從Tears in heaven一曲、Soul Note組合再次聽到單件樂器的真實感,結他,英國管,甚至第一小提琴組和弦樂组的分别;第13cut, "Simple gifts", 躍動自若的節奏,下下應的腳鼓,沒拘束的音符,只可用"lively"形容…
再來一張Telarc的仙樂飄飄處處聞;合唱童聲先天的甜美,透過Soul Note的無添加自然流出,良好質感和微動態,寬闊音埸展現很實在的舞臺感,很有播放LP那份從容。
流行人聲,拿了工藤静香2007年翻唱自身名曲的精選"20th Anniversary the best" ;
Soul Note似乎未能和本身錄音帶微惡的J pop人聲妥協,立即再換另一張更易偏惡聲的Zard精選"Zard Blend", 果然不欲聽之…;會對錄音揀擇相信也是monitor聲宿命;但在多日來聆聽,除了有可能是未完全煲熟外,Soul Note组合平衡度在中高是有点凸出,而中低頻則呈現些少退後;若能數碼缐更換一條平衡度偏中低的相信可改善。
最後,伯恩斯坦指揮阿姆斯特丹音樂廰樂團的爆棚錄音馬勒第一:天昏地暗…四字之外,體驗到沒有抑壓的CD是如何厲害,原來非天價組合和環境也有機會感受。
在此有些少配搭上的建議, 除了線材上如前述用平衡度偏中至中低頻的數碼缐外,若有用前级的話請選用一些可調增益或增益少于14dB的前級,甚至採用無源前级配搭也有充份的動態及能量;至於合併機用家,Soul Note這三件頭是絕配,可能比前後级
更發揮Soul Note的無抑奔放。 |
評分
-
7
查看全部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