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新用戶註冊
搜索
熱搜: hifi av 音樂
查看: 9940|回復: 19

[分享] 教你玩得最 smart ! 梁文光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4-26 09:57: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BOY 於 2011-4-26 09:59 編輯

當音響市場愈興旺,而發燒友的發燒熱度愈熾熱的時候,市場五花八門的產品多不勝數,這正引証市場愈是趨向成熟,消費者愈趨嘗試或發掘新事物,製造商與零售店推出更多種類的商品,充斥市場的「新發明品」或「商品」良莠不齊,包括偽造假膽、劃蛇潻足的小配件、「摩機」大師的游說等……。
  往往不法商人只抱著「每人一試」的心態推出商品,再加上廣告和雜誌鱔稿的「摧谷」------就達成發財的心願。到底流通市場的商品,包括「小玩意」的配件對音響有多大收效?是實際或心理作用?如何判斷!最終都是以比較來一決高低;但若消費者發覺蒙受損失時已投訢無門了。

(一) 玩電源:

一般人所理解的是只要電源插蘇穩固或使用足夠電流量的電源線就附合安全規格,草草而隨意的簡陋電源裝置亦可令音響系統正常運作;另方面較講究的發燒友,在電源線和電源排蘇這類配件上的花費可令人震驚,揮金如土,以萬元換來的豪華型鍍金電排蘇再加上三數萬元的大蟒蛇電源線,單以這一環節配件價錢足可相比「節儉派」的全套「可聽過世」的組合,「值得」與否是見仁見智,在此暫不談論牌子、價值比較的問題,但基本上有一定原則和道理可尋。
(A)電源插:
  事實上結實而穩固良好接觸的電源插和排蘇基本上是對音響有正面的作用,不過在排蘇的外表鍍金是跟聲音沒有關係,而是視覺上的豪華與炫耀的包裝(可在商品市場謀取暴利)。另方面要留意的是純銅的電源插金屬接點對聲音表現會優於電鍍插(包括鍍金或鍍鎳)。筆者多番試驗後,發覺含有電鍍的電鍍的電源插在音響上使用,可令聲音「生硬」而缺乏音樂感,對音樂的細緻與連貫感有所破壞,圖(一) A和B 是日本製的電鍍鎳插,約$40~50hk 一個。D是美國製的純銅插,約$80-100hk一個。E 是意大利製的VIMAR純銅插;售價$15hk一個,是最平宜,是最好聲的一個。
  奇怪的是索價頗高的Hospital Grade醫院級電源插(電鍍鎳) C ,廣泛受發燒友歡迎,原因是堅固結實可靠?還是聲音表現?看來前者是購買主因,若我們肯客觀的試聽比較就發現玩Hi Fi往往都不是單單用眼來決定,反而有些是很便宜價錢的插沒有電鍍的純銅接觸腳是較好聲 VIMAR圖(二)和圖(二a),反正那醫院級或軍用級插頭,原意設計也沒考慮音響的問題呢?


(B)電源排蘇次序:
  音響器材有序的插上排蘇上對聲音是有一定程度的變化,若不加心思的將所有器材插上電源蘇,雖未必是一個大不了的問題。但若在不費分文而可提升器材聲音表現,那又何妨呢?又是玩Hi Fi的藝術啊!圖(三)在最接近電源線的排蘇位置先插上唱盤或CD,其次是前級,再插後級,原則是訊號源愈前的器材插在最近排蘇電源線輸入處,再按次序直至最後的後級,是最好聲的電源插次序。若暫不談不同質量的電源排蘇的比較,單以玩電源插的次序亦可以改善音質,亦算是給音響器材更好的發揮機會,而且是玩心思;不是玩金錢,何不一試呢?
(C1)濾波與隔離牛:
  在愈繁榮的文明社會中電源供電所帶的雜波噪音與數碼脈衝干擾愈是嚴重,因為愈是居住密集的地區所用的電器就愈多,但可惜是無可避免;亦不能為了玩Hi Fi而遷離群居,在渺無人煙處自立一家為「獨家村」;回歸現實,為找解決方法各出奇謀,坊間就充斥很多電源處理元件或器材發售,例如電源濾波器filter由數十元至數萬元都有,亦是良莠不齊。大多數電源濾波器用在AV影視系統或電腦系統都能收如期效果,就是畫面更清晰,層次與深度感亦有改善,電腦的工作性能更穩定,這兩方面全都是正面的改善。在音響使用又如何呢?在一般的理解與理論filter在電氣特性上能過濾電源的雜波,若在儀器測試電源的「波紋」也是有改善的,於是順理成章的將AC filter廣泛使用於音響系統上;但實際上又不如想像中的一面倒看好,出現見仁見智或兩派人的爭議,Hi Fi「效果派」者認為動態與音場等錄音效果「叫絕」不已;音樂派者追求音樂感、自然、流暢與音色,倒要抗拒AC filter,何故?
  筆者的見解傾向認同Simple is the best簡單就是最好,通常濾波器用在音響體系會令聲音誇張動態與分明度,但缺乏自然感,如果整套音響的聲音表現濛而不夠分析力者,用了濾波後,似乎是提高分析力;但當發燒友繼續向前進步的話,若換了器材或提升了自己的「校聲」本領後,終會發覺濾波的另一面……,於是不用為妙,以免破了財後;家中多件垃圾。市場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濾波器都令聲音變得「生硬」和失去音樂的流暢與音樂感。何解?
  圖(四) 是最簡單的濾波器,每當我摩機modify CD 時,必定例行動作拆出棄掉。
  濾波器是用低u數的電容和低電感的線圈組成,為針對性的選擇市電的某頻率雜波進行過濾,但我們人耳是「感性」多於「理性」好聽與否是感覺,也是感性,因電源某頻率被過濾(尤其是中頻與高頻5KHz至10KHz)就令這頻段特別乾淨而清晰(誇張),但其他頻段就產生脫節感,人耳聽音樂的感覺就被扭曲;在另方面的理論,以單頻率在「示波器」測試由20~20000Hz的頻率掃描,則不能察覺得出用了AC濾波的擴音機頻率不平衡現象。音樂與電聲頻是極度復雜的不同頻段而變化的頻率並帶同多次的倍頻諧波,而人耳的一般要的要求頻率是20至20000Hz,假若要AC電源濾波就要 20 ~ 20000Hz全都經濾波,不然就只有令頻率速度不一致的現象,即使能過濾 20~2萬的整段頻率,但因多了很多電子零件,於是又產生另方面的音色不同頻段的渲染,亦有可能令交流供電「阻慢流量」與速度的反效果,Oh!Oh!愈攪愈復雜,麻煩了!
  總之人耳覺得好聽就收貨!理論歸理論,實際也是照顧感性的自己耳朵,所以就多方面証明玩Hi Fi不宜隨便使用AC電源波。
複製 -Pic_1.JPG
複製 -Pic_2.JPG
複製 -Pic_2a.JPG
複製 -Pic_3.JPG

評分

6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11-4-26 10:38:5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 BOY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4-26 11:00:0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BOY 於 2011-4-26 11:05 編輯

最欣賞呢句。。。反正那醫院級或軍用級插頭,原意設計也沒考慮音響的問題呢?


軍用零件和醫院用的。要求的是準確。所以用得這零件準確度精準。。但不代表有音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4-26 11:07:34 | 顯示全部樓層
This is a very old article. Read this many years ago. Now Virmar is around $17 - $1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4-26 13:51:1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4-26 14:34:49 | 顯示全部樓層
毅德梁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11 12: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對排蘇次序嘅心得與上面剛剛相反。後級行頭,音源殿後。後級放最後,至小對小的來講,唔夠力之餘,音源額外嘅分析力會導致個presentation變得混亂,高中音太突出,但低音矇。有無師兄有同樣體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11 19:58:52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熱心精彩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12 17:26:00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分享!係咪舊聞唔重要,因為每日都有入坑者...唯一值得提醒既,係舊;只會變得越經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13 00:57:13 | 顯示全部樓層
Any ching knows where I can buy vimar純銅插?  Please pm or post it.  Thank you.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13 12:53:27 | 顯示全部樓層
Any ching knows where I can buy vimar純銅插?  Please pm or post it.  Thank you.
Icefireman 發表於 2011-6-13 00:57



   
深水埗鴨寮街171號生昌電業
地鐵站A2出口向左
VIMAR@1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13 22:23:36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對排蘇次序嘅心得與上面剛剛相反。後級行頭,音源殿後。後級放最後,至小對小的來講,唔夠力之餘,音源額 ...
diamondblack 發表於 2011-6-11 12:18


俾我都係認為大電流嘰行頭先合理, 反正喱篇文章個人意見都唔係咁認同, 好多時對音質嘰差異只不過係地電位差異所影響..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14 09:44:00 | 顯示全部樓層
俾我都係認為大電流嘰行頭先合理, 反正喱篇文章個人意見都唔係咁認同, 好多時對音質嘰差異只不過係地電位 ...
長長影子 發表於 2011-6-13 22:23



    影子大哥,原來你都登陸左 hiendy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14 10:58:40 | 顯示全部樓層
mr1010太爺, 咪係好日唔見你, 果日要摷你, 誤打誤撞摏左入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14 11:22:41 | 顯示全部樓層
mr1010太爺, 咪係好日唔見你, 果日要摷你, 誤打誤撞摏左入黎..
長長影子 發表於 2011-6-14 10:58



    影子師父,有需要的話隨時電聯,用得著的話小弟一定效勞。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15 02:02:02 | 顯示全部樓層
mr1010大爺, 你咁客氣小弟受竉若驚..

若有時間記得試玩 Transporter上面行嘰 Digital Room Correction plug-in 功能再分享下使用心得, 下個月小弟再向你請教使用心得, 咁到時我可以快D上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9-12 01:41:57 | 顯示全部樓層
俾我都係認為大電流嘰行頭先合理, 反正喱篇文章個人意見都唔係咁認同, 好多時對音質嘰差異只不過係地電位 ...
長長影子 發表於 2011-6-13 22:23


正是如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0-4 16:50:39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家試想想, 萬一電受到干擾的時候, SOURCE 插最前 (後級最後) 影響少, 抑或後級插最前 (SOURCE 插最後) 的影響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0-10 10:16:10 | 顯示全部樓層
I tried Vimar plug, yes, it's very natural and musical soundin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3-13 22:04:18 | 顯示全部樓層
Thanks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用戶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聯絡我們|刊登廣告|Hiendy.com 影音俱樂部 一個屬於音響愛好者的家

GMT+8, 2025-10-25 03:47 , Processed in 0.0594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