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搬左來現址有兩年了,朋友話地方大好羨慕,我就話地方大無配套!之前小弟從舊居搬來的EAD Power Master 5 聲道後級,聲底相當靚,不過只得每聲道100w, 對於我家有二百多呎廳,實在不夠用,又要諗下計仔勒!
我呢D正一又窮又要燒, 當然最好玩二手野, 7ch 舊後級非常之小, 唯有向5ch 埋手, 高檔次Theta, Proceed 市場旱見, 退而求其次, 正因要服待7ch, 所以一口氣入左Classe CAV75 同 TagMclaren F3(100x5R).
先介紹Classe CAV 75, 加拿大貨色, 六聲道, 每聲道只有毫不起眼的75W, 但玩味十足, 可以任意bridged為3,4,5個聲道, bridged後的每個聲道力量提升到150W(8ohm), 電源由一隻大環牛配以16粒每粒4700u的水塘, 功放板設於後方, 淨重40 lbs.
TagMclaren F3, 英國貨, 部機賣一部小一部, 因為廠方已結業, 一打開個機殼一定睇到你出水; 5ch, 每聲道獨立環牛, 兩支大水塘, 每聲道可輸出120W (8ohm), 井井有條的功放模組, 十年機, 無論外觀或內裡看落一點也不舊 , 怪不得十年前也要賣三千英磅!
測試器材:
前級: Nuforce AVP-18
喇叭: KEF
後級: TagMclaren F3 & Classe CAV-75
由於Classe CAV-75 每聲道只有75W, 遠低於Mclaren F3的120W, 所以我就將CAV-75 bridged 至150W 才進行比拼。
Classe CAV-75 先出場, 我前面LCR為清一色 KEF R Series, CAV-75 聲音推出來感覺萬里無雲, 清爽明快, 聲底無味精, 但絕不感到削薄, 瞬變頗快, 看爆破戲種相當理想, 150W的推力已足夠把三隻靈敏度86的書架推至完全離箱, 收放自如, 音色算是理智型。
照用料看來, TagMclaren F3 在這場口理應大勝一場, 而事實是否如此順理成章? 先說聲底, F3 中高"華麗", 完全是老派英國機的影子, 人聲潤澤細膩, 高音有質感, 聽Adele 演唱會人聲和樂器相當靚, 頓時把CAV-75的乾淨爽快的感覺比下去; 不過..... 咪開心住, 換上爆破戲種再試試, F3 感覺比CAV-75 "立" , 中低量多, 但收放比較慢, 瞬變較弱, 當然刺激感會減小, 要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 只要換一線中低音較爽快的電源線, 例如Sommer 4mm, 問題相信會迎刃而解。
總結:
要說那部取勝? 真的是魚與熊掌..... 亦說明目測是不可能話你知那一部機器較好, 而以上兩部後級, 隨便選一部也不會有錯, 在兩難及有取捨的情況下, 所以我決定兩部都留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