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成功令自己中膠毒.
先儲碟開始, 到搵個JR ZET 3 MARK2盤, 再得好友H割愛SME臂。
最終剩餘最重要既唱頭與唱放, 我作為黑膠初哥, 好多前輩都叫我唔好玩咁貴既唱頭, 等自己有左經驗先慢慢升級, 所以我既唱頭價位budget在5000元內. 唱放目標係ARC Ref 3 phono。
點知老友威馬知我終於玩膠, 二話不說就借出唱頭CC1.
先睇睇佢地既spec先..
Wilmer CC1
再睇下佢既賣點先
全碳纎維外殼
日本支架同線圈
針尖針桿聯盟音響組裝
Line Contact 針尖
最終喺上星期終於開聲大吉。
不過馬Sir幫我Set完臂後, 補充左一句說話: 這CC1是全新唱頭, 加上全套膠都係新裝, 所以依家既聲只能以平衡作指標, 等個頭run in番四十個鐘先可以再作微調。
說真的, 經馬Sir 初步set up完落針果一下, 黑膠既質感與密度已令我過度興奮, 急不及待就出左個post分享。心諗等個頭run in完, 進入狀態後既CC1, 仲會有咩驚喜比我呢?
不經不覺, 個頭已煲一星期, 煲唱頭同煲喇叭一樣麻煩, 佢唔可以好似CDP咁repeat播放, 真係要實實在在咁一邊聽歌一邊聽住個頭既變化。
煲左一星期既CC1, 比我既感覺係好全面, 播咩類型既音樂都有相當既表現, 我比佢既評價係唱頭中的Wilson Audio. 播放任何類型曲目都有相當水平的表現, 當中我諗這CC1的平衡度相當高. 無論我聽開的古典, 我個仔聽既DAISNY 兒歌, 流行曲都有板有眼!
及後再經過把Smartractor微調後 (之後會出個Report介紹Smartractor), 令CC1與SME V的配合度得以全面發揮佢地既潛能。
講真, 經微調後既CC1, 其幼細度與分析力提升得最明顯. 其次係結像與音場. 令我目定口呆.
當然, 以我過往聽過既兩萬以上的唱頭黎講, 這粒CC1都仲有改善空間, 例如太中性, 沒有了品牌特色音色, 比較其他較高級的唱頭, 分析力與分隔度都有空間改善!
不過話時話, 一粒本地品牌既五千幾蚊既唱頭 加埋個三千幾既唱放. 經微調後一開聲已贏左我部最愛CD8.
這次經驗, 令我對自己套黑膠有著更大信心, 希望黎緊可以試多D唔同唱頭, 介紹多D唔同類型既唱頭唱臂比各網友就好了。
代理 : 威馬
街價 : $5800
http://www.hiendy.com/hififorum/ ... &extra=page%3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