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新用戶註冊
搜索
熱搜: hifi av 音樂
查看: 17680|回復: 68

[分享] 家裡系統的100 Days 報告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4-14 14:26: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家裡的Cello 進門已經超過九十天,是龍還是蛇, 應該有個交代。這一回,究竟是撿到寶還是舊銅鐵當作金子買。這段時間除了在國外三十多天外,大部分時間都是調教這新入門的舊東東。博客也一段時間沒有新文章了。

系統剛好裝好後的不足之處,一直耿耿於懷,沒有全面解決還是心戚戚然,茶飯不思,一直思考解決之道。先重提舊事列出和理想比較不足之處。
平衡順滑,結像合理- 夠平夠合理但是不夠滑溜
無塵無染,無遠拂至- 高低延伸尚可但還有塵埃
纖毫畢露,起落有序- 起落迅速但微粒欠缺細緻
流水行雲,引人回味- 有雲的飄逸但沒水的從容

有一兩張最近買進的日本EMI 的SACD,Oistrakh 的貝多芬小協和Schwarzkopff 的Strauss Last Four Songs朋友都說重播效果非常好,但是在我的系統的小提琴聲音就被過分強調,小提琴聲音嚴格的不及格,Strauss 的第一首也是 Schwarzkopff 的聲音砂石太多。朋友鐵兄也有Beethoven 這張,和他溝通,也說沒有我講得嚴重。


農曆年假不在國內,閉門苦讀,從網上Cello 使用家俱樂部的貼文綜合前輩經驗,加上自己推敲,現今進入另一台階,Cello的潛力得以發揮,也許以前是六十分的C,現在起碼是B+,考官給面子的話,甚至可以拉高一線,來個A- 。總結起來,實施三個口訣,
中庸之道,只減不加。
雙重過濾,重組配線。
移形換位,加釘上架。
這幾招原理簡單,但效果顯著。聲音進步不少,朋友過來聽音樂,都有正面的評價。
一位音樂發燒友朋友說:‘這是他聽過最清晰和震撼的系統 (聽的是春之祭的特別版),到訪的太太也說‘樂器的清晰甚至勝於現場 ’
一位發燒圈中朋友也是高文擁躉,‘整套系統的表現已經稍稍勝出他的系統,800D 在這個系統的聲音多了一份生命力’。
一位來訪準備接收Boulder 的朋友聽完了Oistrakh 的小協 (原版EMI Studio版),‘小提琴的聲音的感人,令人流淚,B&W的聲音比想像中好很多。’

評分

37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13-4-14 14:30:23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大的空間!京城地區果然厲害!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4 14:45:48 | 顯示全部樓層
靚場靚器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4 16:59:0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haha12 於 2013-4-14 18:06 編輯

Chow Hing

能有此美好環境欣賞音樂,確令人羡慕。

小弟有事求教 - 朋友剛巧買入二手 B&W 800d 個多月, 亦遇上聲音不均毛病。在不足300呎房間用800D固然低頻過多必須重手處理。唯小弟對此喇叭並不熟悉,想請教周兄如何能令它播出平順中高頻竅門。此外可否分享現在cello pre amp internal gain setting? 以作參考。

小弟無缘擁有此巨獸,卻很想幫好友馴服它!在此先向周兄謝過。

另註: 近期single layer SACD 聲音確令人拍叫絶。除了#1 提及兩片佳作之外,其它如 Marvinsky 柴記symphony,Maazel/Askenaczy/老柴第一,Barbirolli/Klemperer/Mahler & Beethoven, Du Pre/Elgar 等等多不勝數,全屬經典中經典。音响以音樂為先,訊源至為重要,所以荷包重傷都無辦法。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4 17:42:02 | 顯示全部樓層
周翁,
也有延伸閱讀您博客上的文章。
不論如何出色的部件,沒有高手調教、相信只能發揮十之二、三的功效。
得知您花了不少時間去調整整個系統,方能由C 去A-。很佩服您的耳力、能力和心力。
想信未來日子裡,一定能更上層樓,把Cello和800D的潛力再迫出來,將整體系統分數提升至AAA+級別。
真希望能一聽這麼出色的系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4 18:01:47 | 顯示全部樓層
周翁師兄有此名器加上碩大環境,再配合師兄數十年玩音响的功力,現在的音响效果想必做到出神入化之境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4 18:46:46 | 顯示全部樓層
CELLO Suite + MIV + Performance ...當然會有好效果, CHING 你一定汁到寶的, 如用兩張P201咭, 效果更好, 但P201市場小有..見一張死一張, CHING 試吓深入研究MIV, 效果會另你意想不到, ENJOY MUSIC...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4 18:49:41 | 顯示全部樓層
用心調教,加上公認的監聽級喇叭,乃真實還原之本!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4 18:56:30 | 顯示全部樓層
曾經在cello綱友感受過miv的威力, 一隻普通cd, 可以較到發燒級cd的質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4 19:03:55 | 顯示全部樓層
周翁熱誠 , 可見一班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4 22:53:19 | 顯示全部樓層
強勁組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4-14 22:55:35 | 顯示全部樓層
king 發表於 2013-4-14 14:30
好大的空間!京城地區果然厲害!

小弟家居北京的鄉下地方,地方較為寬擴,可以騰出地方出來搞過聆聽空間,假若搬來香港,恐怕好景不常,沒有辦法讓800D發揮了。

謝謝諸位的支持,一覺揚州夢,轉眼就升級到【大元老】了。

評分

2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4 23:01:02 | 顯示全部樓層
chowhwk 發表於 2013-4-14 22:55
小弟家居北京的鄉下地方,地方較為寬擴,可以騰出地方出來搞過聆聽空間,假若搬來香港,恐怕好景不常,沒 ...

恭喜周翁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4-14 23:23:43 | 顯示全部樓層
haha12 發表於 2013-4-14 16:59
Chow Hing

能有此美好環境欣賞音樂,確令人羡慕。

haha12兄

謝謝讚賞。第自當努力。

800D 在在下家中服役了差不多七年,其中甜酸苦辣,經過不少嘗試,對它的性格有點了解。 有下面三個特點
1. 低頻一定要有辦法控制好。B&W 喇叭本身是低音豐富,再加上雙十寸的低音,產生的能量頗強。
2. 喇叭的抗阻 (impedance) 在某些頻段會下跌,假若功放的電流不夠,低頻會失控。
3. 鑽石高音的性格是一飛沖天,閃閃生光,一直告訴你我是鑽石高音。

這個性格假如在一個軟性的房間,比如說Abbey Road Studio,或歐美木建的房間不是問題,可能恰到好處,但是如果是硬性房間,四面牆壁,天花和地板都是光禿禿的話,能量沒有辦法消耗,加上牆壁的中高音反射,效果會大大打折扣。

要處理這現象,主要是找方法消化多餘的能量。

我目前的房間是軟性處理,開始時候地板是空洞的,天花也安裝得不完善, 因此引起大峽谷。

後來翻天覆地,天花拆掉,地板也拆掉,改為地磚。


完工後,發現能量過多,要加了幾條吸音柱,才把開始能掌控。


有興趣可以在我的博客裡面,看看
征服大峽谷, 和
八炮震京華 兩文。


評分

3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4-14 23:26:29 | 顯示全部樓層
SDU999 發表於 2013-4-14 18:46
CELLO Suite + MIV + Performance ...當然會有好效果, CHING 你一定汁到寶的, 如用兩張P201咭, 效果更好,  ...

SDU999 兄

P201 卡好像很難找到單獨拿出來賣的。兩張卡是否變成Dual Mono 的接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4-15 08:24:5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chowhwk 於 2013-4-15 08:27 編輯

中庸之道,只減不加

這招分文不用,也是參考了幾位資深用家的心得,有幾個觀察和推論:

先說房間,有發燒朋友說,音響空間天花的泡沫擴散板,在中頻是溫和的擴散,但高頻產生強烈的反射,甚至有浙江朋友的經驗說,天花只能鋪三分之一。以前專家來家裡測試的結果也是說高頻稍稍偏高。Cello 加上鑽石高音碰到房間就會強調了高頻。

大部分發燒友都是貪心之人,就算是用了十二粒或EQ 都希望加強某一頻段,以前一部分缺點也是因此而起,為了追求多點空氣感和方向感,我曾經嘗試在25Kz 和 5Hz 都稍作加強,讓樂器的泛音表面增加,結果是弄巧反拙,引起稍稍的不平衡,4-5KHz 多了,假如錄音也是強調這部分的話,就不堪入耳了。

Cello 的說明書介紹使用方法,是把兩部機器的增益都調到0db 來開始,主要用Palette 的增益和輸出增益來調教,現代平衡輸出的CD,特別輸入較強的品種,假如把Suite 的增益調教為0db,不一定是最優化的音效。
不准備改房間或拆天花的大前提下,這階段是不斷的嘗試,最後我是作了以下的調整 :

1.        所有歸零,先來喇叭的位置調整,主要是toe in 。比以前拉開點
2.        Palette的25KHZ 調教到 -2db, 5KHz – 1db,聲音特別光亮的CD則在5KHz 多減0.5db,2KHZ 減0.25db。
3.        處理B&W 喇叭和房間的特性,在120 Hz 是-2db,15Hz 是-2db
4.        其它的幾個頻率,暫時調教為 0db,不加不減
5.        Suite 的增益調低到 -16db,Palette 的輸入增益是在0 到 -1db 之間來作最後調整
IMG_1406 (800x598).jpg IMG_1424 (800x590).jpg
結果是EMI 白版Oistrakh 的小提琴的Strad 恢復它應有的嬌,高頻一飛沖天但不刺耳,樂隊和小提琴的比例也較為恰當,再不是一枝獨秀,而是相益得彰,令這錄音重見生天,日本版的也開始可以,不過還是顯出日本EMI Re-mix 工程師的手法,喜歡與否,見人見智。弦樂組可能那一份sheen 稍稍少了,但是更為真實。大提琴則保持Cello 重播大提琴的強項。
beethovenOistrakh.jpg
大家一定會問這樣調教是否高頻因此有所壓抑,高頻延伸不夠,或是活生感不足,只可以說我的木耳聽了幾個禮拜還沒有察覺到。也沒發現細節因此減少,音場有沒有過分縮小,歌手也沒有變成坐在地上唱。

評分

4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5 08:38:2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haha12 於 2013-4-15 08:40 編輯
chowhwk 發表於 2013-4-14 23:23
haha12兄

謝謝讚賞。第自當努力。



拜讀周兄博客,非常佩服兄能有如斯氣魄與毅力,不斷努力完善系統上不足之處,精益求精的態度,小弟著實獲益不淺也。

香港地方陜小,要搞好800d  room acoustics treatment 絕不可欺場,而對 B&W diamond tweeter 之特性亦有所領會,小弟自當盡力而為,在此再謝過周先生分享心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5 10:58:3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DU999 於 2013-4-15 11:02 編輯
chowhwk 發表於 2013-4-14 23:26
SDU999 兄

P201 卡好像很難找到單獨拿出來賣的。兩張卡是否變成Dual Mono 的接法? ...


是呀, 單獨是很難搵到了以現在來說, 接法是Dual Mono , 層次更加突出, 音牆深及闊, 我有幸可以在二手鋪入了一張P201, 及 B200..
IMG-20130326-WA0001.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5 11:08:16 | 顯示全部樓層
師兄全文用正體字,現香港商鋪充滿很多簡體字,在國內更非常少有!師兄的對中華文化的愛護比你套機更珍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5 12:47:30 | 顯示全部樓層
環境靚, 裝修正, 器材又堅, 加上 ching 擺位, 調音, 一定好過好多音響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新用戶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聯絡我們|刊登廣告|Hiendy.com 影音俱樂部 一個屬於音響愛好者的家

GMT+8, 2025-10-21 18:38 , Processed in 0.0854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