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Kelvin11 於 2013-6-10 15:28 編輯
雖然你從十幾歲開始已經聽音響, 其實你依然是一名新手。在過去的一年, 你有幸認識一些音響界的前輩和發燒友, 而半年前, 更加開始四出家訪, 然後, 你發現自己只不過是井底之蛙。有幸試聽各種不同的音響組合, 令你眼界大開, 耳福不淺, 同時也讓你重新思考自己對音樂與音響的喜好和要求。
* * *
翻查資料, 原來你第一次去拜訪這位前輩已經是四個月前的事了。他居住在新界頗為偏遠的村屋, 你從來未去過那地方, 轉乘專線小巴也需要一定時間, 他就在那小巴總站等候你, 然後領你到他家。
遠離都市的繁囂, 非常寧靜的環境, 整間屋打理得十分整潔, 幾乎一塵不染; 一對體積相當大的喇叭, 配置15吋低音, 號角高音, ALTEC model nineteen, 這對幾乎是古董級的喇叭有著非常高的效率, 達到99dB, 而且保養得非常良好, 喇叭頂還添置了超高音, 雖然喇叭本身的低音可以下潛到30Hz, 但仍未能滿足主人家的要求, 另外還加了一個超低音, 位置就在右邊的牆角。
駕馭這對ALTEC的是來自德國的ACCUSTIC ARTS - AMP II, 而前級是Pass Labs X1, 訊源方面, 玩黑膠用三兩個唱盤或是一盤多臂的你都遇到, 但一套組合中玩三個CD盤, 你還是第一次碰上, 三個CD盤包括AA的純CD Transport, Wadia 和 Technics, 而解碼只用一部MSB - Platinum Link Plus, 要用哪一台CD盤, 只需在一個訊源切換的小盒子上選擇就是了, 非常方便。為什麼要玩三個CD盤呢? 原來他以前也玩黑膠的, 因為多年前已經把器材和唱片都出售了, 亦不打算再回頭, 專心把CD玩到最好, 而三個盤就好像不同的盤臂頭組合, 各有自己的音色, 因應不同的音樂可以選擇用不同的CD盤去獲得最理想的效果。
他不但一套組合玩三個唱盤, 而且還有另一套組合, 放置在樓上的工作室中, 音樂在他的生活中真是一刻也停不了似的。
這套組合的主角也是ALTEC喇叭 -- 878B Santiago, 號角名為"Voice of Theater", 真有意思! 即使低音可以直落到20Hz , 亦要加添一個超低, 超高方面, 不是一個, 而是雙管齊下, 當然, 分頻是不同的。
擴音機方面, 前級是分體電源設計的Sonic Frontier SFL-2, 而後級是YAMAHA Professional Series P2200, CD機包括一台MERIDIAN 和一台California Audio Labs.
註: 所有器材和喇叭都經過這位前輩精心的調教和摩改過的, 因此跟坊間相同的器材的表現是不能同日而語。
* * *
兩套組合, 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效與音色: 第一套可以說是鑑聽級的, 無論重播小品人聲、 爵士樂、搖滾樂甚至大棚的交響樂, (當天你就試聽了馬勒第九號交響曲的第一個樂章,) 音效都可以用"準確"來形容, 人聲和各種樂器的分隔度很清晰, 高低頻的伸展極大, 當播放強勁低音的時候, 真的可以感覺到連褲管都震動, 交響曲中出現的號角聲, 幾乎達到刺耳的程度, 定音鼓時而輕敲, 時而強力擊打, 就算絃樂那種擦絃的粗糙聲, 都沒有任何掩飾, 那種彷如現場的真實感, 你還是第一次感受到; 播放爵士搖滾時, 你聽到的Kick Drum 和 Double Bass, 教你領會什麼叫做低音的線條和速度。以你有限的家訪經歷, 你估計這種音效未必是很多發燒友所喜歡或追求的, 它沒有什麼貴氣, 亦沒有什麼飄逸感, 有的是真實的音樂重現, 但那也許不會令人聽得舒服和喜悅的。
至於樓上工作室內的另一套音響, 音色豐滿厚潤而溫暖, 這可能是由於膽前級的Sonic Frontier, 再加上YAMAHA專業後級被調教至純A類輸出吧。然而, 在音效方面, 無論音場定位, 通透度分析力...... 等等, 都不及樓下那一套, 有的可能只是那充滿"音樂味"的音色罷了, 但是, 它卻可以讓你舒服地享受音樂; 想像一下在日落時分, 一邊飲啤酒聊天, 一邊聽音樂, 是多麼寫意。
* * *
於是, 你又再次度陷入苦惱, 你以前一直追求的音效與音色, 彷彿再度被推倒。所謂靚聲, 雖然有客觀的一些準則, 但你知道每個人的定義不盡相同。玩音響, 聽音樂, 最重要是了解自己的喜好, 那麼, 你現在所喜歡的音色又是怎樣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