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生產耳牛及耳機的大廠鐵三角Audio Technica ,其下不少生產系列都是一時徍話,發燒友為之津津樂道,其中IM系列亦肯定佔一席位。身為此系列旗艦的四單動鐵耳機IM04, 當時五千多元的零售價著實令不少fans嘩然,市場反應亦好壞參半。作為評測者,我對其評價是非常正面,絕對是靚聲一族!只不過就是真的⋯⋯刁蠻了少許。

何謂刁蠻?要求多多。要馴服它並非簡單,從器材上要有一定配合,聽者本身亦需要不少經驗,才能將其潛能發揮。當然,不少HiFi友身為挑戰者,IM04可能非常適合你。
言歸正傳,評測第一步,手機i-phone6. 最明顯的發現是聲音很細。要到達合適音量水平最少比其他正常耳機推上多兩格。表現方面其實是可以的,有一定分析力(四單,意料中事),人聲並沒有很前很高亢(這令不少女毒fans失望,畢竟鐵三角的ck100pro及一些型號都是女毒名器),但定位合理置中,暖聲,低頻量多,潛且有彈性,音樂感不錯。一首Santana Supernatural 的 Corazon Espinado, 以手機直推背景亦算清楚,條理有序。不過亦不難發現聲音(尤其低頻)線條一般,人聲樂器和背景音樂比較平面,立體感及分離度可以做得更好。

之後上Fiio X5, 頓時覺得音場大了,所有聲音線條都有改善,背景明顯靜左。X5的好處是其清水般的聲音配上不俗的分析力,能試出很多耳機的特質。試完基本就試人聲,王菲匆匆那年的紅豆,IM04發揮得很好。暖聲底,人聲分析力很高,齒音恰到好處,而且鐵味極少,因此十分耐聽舒服,背景分離度亦很好,只是高音伸延一般,及低頻感覺還有少許腫,未算收得最好。

再之後呢?當然是上耳擴吧。無可能白白浪費了X5的Line Out. 第一部我用上的是藍鳥WS-9.8A (Opamp 843AT及力特朗雙9V電)識貨讀者應該知道非常毒。一試之下,大有驚喜。本身IM04唔易推,如此大食耳機遇上推耳牛都有板有眼的耳擴一拍即合。加上暖聲Opamp,完全帶我到另一世界 – 我真的以為自己聽緊膽HiFi!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陳潔儀的心動,五輪真弓的戀人,全部暖到入心,密度極高(尤其中頻),很順滑,甚至有少許奶油味。此外三頻銜接亦非常出色,低頻線條和樂器質感很好。

不捨之際還是要試一試另一耳擴,LEAR的FSM-02V2.與前者不同,此擴沒有奶油味,只有原味。一轉之下不出所料,所有聲音變得很冷靜,鐵味多了些許,高音伸延多了,齒音也多了。不過出奇的是這樣的IM04並没有令我失望。我一轉曲風,發現它駕馭現代音樂的能力原來也非常高。Michael Jackson, Santana, Beyond, Westlife, 全部聽出耳油。最重要的原因是冷靜後的低頻顯示出連動圈也少有能做到的震撼力,分析力和線條,完全抹去之前的肥腫,音樂感很強,非常過癮。

總結
1. 難推,但推得好一定不會失望
2. 雜食,不過要前端,尤其耳擴配合
3. 暖聲是利器,低頻要克服(克服後也是利器)
4. 品質很好也很受力,鐵三角誠意之作
5. 推得好三頻均衡且銜接很好,表現感覺不只四單
後記
有不少用家會升級IM04的線材,鐵三角本身亦有原廠升級線,不過個人建議就此耳機先升級音源/解碼/耳擴,及先煲一煲耳機連原裝線,無謂因坊間言論急於換線,連基本聲底都未知,迷網升級,走冤枉路。升級到後期用線提升一下音場應該不錯。
小檔案
Peter Kwan
中學畢業開始接觸portable, 亦有五年玩HiFi經驗。多聽現代音樂,但亦非常雜食。喜歡公模耳機(可與朋友分享,亦可玩耳膠耳綿),但亦有玩CM
耳機:Westone UM1 -> Sony XBA4 -> Shure se425 -> Westone W4R -> Audio Technica IM04 -> 桂聆CX8 -> AKG K3003
DAP : Panasonic SL-SX400 (CD) -> Fiio X3 -> Fiio X5 -> Fostex hp-p1 (i-phone transport, software Neutron) -> Acoustic Research AR-M20
耳擴:Fiio E12 -> 小魚兒 -> LEAR FSM 02-V2 -> 藍鳥U6 plus -> My Audio X02 -> 藍鳥WS-9.8A -> Centrance Dacmi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