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S
認識Acoustic Harmony已有七八年時間!還記得以當其時的售價, 旗艦喇叭線也只是萬多元,中低質感密度強,聲音隱約有着Siltech G3的影子,以價論聲,實屬克己,加上賣相漂亮,那有不大賣的道理。對於一些傳統清通的日本聲,實屬有着陰陽調和的作用。

轉眼過了多年!今次到手的是新一代旗艦電源線,名為ZP1! 比起舊有的賣相,今次線身反比以前幼,對發燒友來講,可能沒有以前那麽威猛!在我而言,浸淫這圈子二三十年,什麼千奇百怪的賣相未見過!管他富麗堂皇,雕龍雕鳳,又什麼木箱鐵盒,最重要始終還是他的聲音和取向。

先從外觀說起,一如以往,頭尾插頭都是其自家出品,初看還以為是某品牌的旗艦產品!細看線身,不算粗壯, 勝在易走位,但都不算柔軟一族,整體依然有一定的重量。

隨便插在前級煲鍊數天,初步聽感,感覺和自用的參考線材有一定的分別。聲音依然有其招牌的中低凝聚,但是高頻就不再像以往那麼內斂。印像中,舊有型號高頻是相對含蓄,匹配一些過份高清的組合,確實是有調和的作用。但是對於一個平衡度已經頗佳的組合,就未必可盡如人意,畢竟音響始終是一種mix-and-match的玩意。去到現在最新一代,高頻延伸明顯已有一大改善,當然如果硬要跟某些以誇張高聳入雲的品牌的比較,似乎又確是不足,但是我又會問你,那些以高頻延伸出名的品牌中低音又如何呢!?因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取得平衡。

除了高頻延伸突破舊有的框框,在中低音密度上依然維持其舊有的特色,但是相對以往,我個人覺得就已經比上一代稀釋了一些,試聽過不同類型的音樂,在本人的組合上,前級用上了Acoustic Harmony ZP1,人聲比以前更為凝聚,亦來得更為磁性温暖,像是輕輕抹上了一層淡薄的糖衣,中音微帶甜卻不至於掩蓋原有的錄音取向。再聽一些爆棚古典,則完全發揮其強項,聲音雄渾,絕對不是那些強調空間感但低音脫腳的傢伙。你可能會嫌他沒有某些品牌所營造的誇張深闊音場,但是他給你的卻是實實在在穩如磐石的場面。聽音樂有人喜歡坐前,亦有人喜歡坐後!用上Acoustic Harmony ZP1 電源線,感覺就像是坐近前排,將表演者和觀眾的距離拉近。除此之外,低音下潛亦比我自用的參考電源線更為優勝,動態亦更加凌厲。 假如你是喜歡電子音樂,肯定更會正中下懷,聽到手舞足蹈。

試聽過程,亦曾經用上我的Wavestream  phono作比較, 基本上我Soulution 720 前級上的聽到的特質,都一一保留在Wavestream Phono 上,只是整体取向,更為淡然,畢竟Wavestream Phono 並不太受電源線的影響。

那麼換用在數碼音源上結果又如何呢!測試的對象落在Auralic Vega G2 解碼。 談到這個解碼,又是近年我試過一套令我喜出望外的產品,結果最後還收歸己有。說回正題,原先估計在前級所聽到的特質都會一一反映在解碼上,可是剛好相反。在解碼上比起在前級上聽到的特質,更大幅度稀釋,你可以說會否Auralic Vega G2 解碼個性太強,但是一玩Auralic Vega G2 解碼數月,我又並不認同他是一部過性強烈的產品,只能夠講 Acoustic Harmony ZP1 電源線在我的解碼音源上似乎沒有在前級上那麼突出。 那麼到底是好是壞呢!?說句老實話,我個人則較喜歡用在數碼音源上,至少沒有那種喧賓奪主的感覺!在數碼音源上,你依然聽到他的特質,高中低整體平衡自然,不會刻意強調中音帶甜和穩如磐石的低音。中低依然凝聚有力,但又沒有過過份拘謹。分析力足但又不會血肉淋漓,如果再繼續談下去,我想就已經去到對音樂體會的主觀情感。

整體而言,我會告訴大家Acoustic Harmony 依然保留他吸引的特質,只是因應時代的轉變,性格亦比以往再來得隨和。
他絕非一條百分百中性的電源線,要百分百中性?隨便找一條黑雞電源線可能更為簡單!但是他絕非重口味一族,只是為用家帶來多一點的暖和的特質,中頻可口誘人卻非令人飽滯。純粹將每一個錄音帶點兒適量潤澤,用家基本上還是可以體會不同錄音的特性。 以其賣價1.5米都只是 HKD 11800元(2米賣價 HKD12800),絕對在市場上有其競爭能力!在現世代的電腦高清播放下,帶點修飾和誘人的味道,還是依然令人著迷呢!

  • 目錄